“趙上將軍準備在云屯港劃出商會自治區域。”
“西南海水師已經從云屯港出。”
云屯距洛陽萬里之遙,但宋國和夏國都關注著那里。
快船、鴿驛以最快地度將那邊的消息傳遞回來,猶如一顆石子激起無數浪花。
今日的洛陽紙貴,城里每個角落充滿了熱烈的議論。
除了西南海水師的消息外,安西軍司已經出動大軍討伐羅姆突厥,宋遼河北大戰一觸即,安北軍司如約進兵西京道打擊遼國的側翼。宋國揚州的河北券和南海券價錢節節攀升。而最為熱烈的一個話題,莫過于遼宋河北之戰的走向和夏國對此的態度。無論如何,洛陽人在心理上更親近宋國,而且大多數人都不熟悉河中的局勢。
洛陽的論者大略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宋國和夏國乃是同出一源的兄弟之邦,應該同心同德滅了遼國,永結盟好;另外一派則認為宋夏遲早有一戰,既然安北軍司已如約出兵,剩下的就是坐山觀虎斗,完成“一擊必得二虎”的國策。
前者指著后者忘本,而后者指責前者心懷二意,雙方由論戰甚至爆了好幾場斗毆。
洛陽府和團練使府聯合了布告才將這股騷動彈壓下去。
不過,不知出于何種目的,除了制止斗毆之外,洛陽府并沒有壓制議論的意思。
種種議論之聲中,趙行德的名字又被反復提及。無論是主張聯宋滅遼的,還是主張作壁上觀的,都引用他的文章來為自己佐證。反正趙行德在廣州出之后,幾乎沒有任何機會來否認自己被引用的立場。無論在關東還是關西,他的聲望同樣巨大,這張老虎皮不扯白不扯。連累洛陽趙府的圍墻上,被貼滿大大小小的揭帖,趙府西側的的德鄰坊已成為儒生們聚集的固定場所,從早到晚,充滿洶洶議論和奔走呼號之聲。
“有辱斯文,真個有辱斯文!”李格非憤憤將一張新聞摔在桌上。
就在昨日,與趙府隔一條街的德鄰坊爆了一場數百人規模的斗毆,參與者全都是儒生。
雙方先是口頭論戰,生口角繼而相罵,繼而拳腳相加。洛陽歸夏國所有后,儒生們也都練習射箭、拳腳、刀兵之類,有的打算棄文從武投考軍士,有的自量走不了這條路,丞相府下面的文吏也不要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所以,這場斗毆雖然沒有操家伙,但雙方也沒留手,不但很多人頭破血流,還砸爛了茶館里不少桌子板凳,嚇壞了的德鄰坊商戶找人報官,洛陽府這才派了衙役過來驅散這伙斗毆的儒生。第二天的新聞就登上這件大事,特別提到斗毆就生在與趙府一街之隔的德鄰坊,參與斗毆的很多都是“東人社”的儒生。
李格非余怒未平,呼哧呼哧喘著粗氣,姜桂之性,老而彌辣。
“爹爹息怒。”李若雪見狀,也不好勸他,雙手捧了一杯清茶給他。
“荒唐,荒唐。”李格非抬起茶盞喝了一口,差點嗆著,“簡直斯文掃地。”
“年輕人火氣大,”晁補之見狀,笑道,“你老人家又何必與他們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