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趙環點了點頭,嘆息道:“皇兄還真擔心呢。”她秀眉微蹙,低聲道,“每回聽夫君說起,事情好似很清楚,可是,朝中的大臣,為什么總是爭論不休呢?還有,遼東漢兒義軍渡海請求內附的事情,眾說紛紜,就連陳相公也難以決斷的樣子。”她面露迷茫之色,低聲道,“每次大臣爭論不休,父皇就很晚都不高興,母后也會倍加小心,變著法兒地讓他高興,可是大臣又說母后迷惑父皇。”
“見事容易,鑒人卻難。”趙行德嘆道,“用事之人,有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各有利益,所以遇事往往爭論不休。若各以一己私利結黨,更是朝政之大害。”他搖了搖頭,他想起了一些往事,眼神沉郁,低聲道,“為人主者,以一己之私,敵天下人之私,不可能是忠厚長者,一味忠厚之人易為群小所制。秦皇貪暴而滅六國,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劉邦狡詐反復,殺戮功臣,此二人皆非忠厚之人,卻有歷代帝王所推崇的心術。”
“啊?”趙環吃驚地睜大眼睛,“怎么會這樣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趙行德搖頭嘆道,“人一旦被套上這名韁利鎖,就難以脫自如。帝王的權柄,既是誘惑,又是桎梏,能做到孟子所,‘大人者,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的,便已是不錯了。”
“那義之所在又是什么呢?”
“義者,利之和也。所以,比如漢高祖劉邦這個人,不學無術,好色,虛偽,殘忍,但是在劉項爭霸之時,他總能調和利益,當時的英雄,如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為漢所用而反復者鮮矣,這就是義之所在。而項羽分封的各路諸侯,卻大多背叛了他,楚霸王雖然力能扛鼎,為萬人敵,卻不能敵天下人攻己之力。”
這天夜里,春寒料峭,趙行德連打了幾個噴嚏,趙環流露出擔憂的神色。
“不妨事。”趙行德避開了身旁的目光,趙環臉上流露出一抹黯然,低聲道:“先生自當保重身體。”趙行德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沒有說話。人非木石,這些日子來,趙環的情意,他一清二楚,心中也有些感動,但是,多的只是些歉疚之意。
書房里安靜了下,趙環坐在趙行德身邊,若有若無的香氣,兩個人呼吸微聞,白蠟燭光照著嬌艷容顏,膚如凝脂。外面天氣寒冷,趙行德卻覺得房中的炭火太旺,順手推開了窗戶,讓一絲冷風吹了進來,他轉過臉去,目光落在了書桌右邊,那里靠著墻壁擺著一張小床。
床榻也比臥室更加雅致,四根黑漆床柱上,各有一只錫瓶,瓶中插著梅枝,靠著墻壁的一面,還掛著一副寒梅,旁邊提著一“孤雁兒”的詞:“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yu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雪壓枝頭,白梅在冰雪中怒放,花朵若隱若現,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字畫都是趙行德的手筆,詞卻是李若雪寫的,自從趙行德搬入這書房居住后,便將這詞掛在了墻壁上。
請分享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