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退兵后,河南三鎮兵馬東向行軍百五十里,定陶至濟州路程過半。[本章由網友為您提供更新]遼軍攔子馬一直在前方攔住宋軍的斥候,但始終未與遼軍主力相遇。將士情緒漸漸分成兩個極端,有人覺得遼軍氣沮不敢決戰,應當加快行軍,有人則以為遼人在誘敵深入伏擊,應該停下來原地防守。6明宇與羅閑十、石景魁商議后,力排眾議,仍然堅持以每天不足二十里的度行軍,步軍大隊將火炮、輜重都帶著,前進途中,每逢丘陵險阻,必然派出前隊先行占領。
天上籠罩著愁云慘霧,整個天空仿佛一個倒扣的大鐵鍋,籠罩著凋敝的平原。四萬兵馬仿佛一條大蛇向著濟州爬行。宋軍斥候策馬沖上了道路兩邊的高坡,沒有現遼軍的斥候,兩營火銃手推著三寸炮上了山丘,然后大隊人馬緩緩通過山丘之間的道路。
前方五里的山上,遼軍將領正用千里鏡仔細觀察著宋軍。
“真是懦夫!”耶律夷列放下千里鏡,不屑道,“我只要一個千人隊就能踏爛了他們。”完顏宗弼和蕭塔赤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特別的意味。主帥蕭斡里剌卻贊許地點了點頭。太子殿下初臨戰場,無論他是缺乏經驗也好,還是虛張聲勢,都比懦弱畏戰要好。蕭斡里剌拍了拍他的肩膀,從舅父的角度,覺得像夷列這樣的才是契丹好男兒。耶律夷列卻微微皺了皺眉。
“我們怎么誘敵示弱,宋軍都不肯加快前進。”蕭斡里剌皺眉道,“現在只有硬吃了。”他轉頭看著完顏宗弼:“女真萬人隊攻打宋軍前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是制勝的關鍵。”“末將遵命。”完顏宗弼低頭秉道,隱去眼中一抹兇光。蕭斡里剌分明將女真營視作簽軍一般對待。
遼軍原計劃將宋軍誘入低洼地帶,如果宋軍不防備的話,騎兵會在宋軍通過之時迅攻占道路兩側的山丘,架起鐵桶炮居高臨下轟擊。待宋軍陣勢一亂,再以騎兵四面橫沖,徹底將這支宋軍精銳葬送在京東路。宋軍步步為營的話,遼軍則干脆放開兩廂,誘使宋軍主力在中路決戰。同時,以精銳鐵騎切入行軍大隊人馬與山丘守軍之間,然后以優勢騎兵奪取兩側山丘高地,架起鐵桶炮轟擊山下的宋軍。
“遼軍”宋軍前隊中,數個聲音大喊了起來!
霎時間,騎兵斥候和遼軍前鋒間的戰斗已經開始。和前段時間一觸即退不同,遼軍前鋒十分來時兇猛,數百騎戰馬嘶鳴著奔騰而來,如一團狂風裹住了宋軍的斥候騎兵。踏白營斥候猝不及防,來不及退走,紛紛抽出馬刀長槍,和遼騎戰在一起。黑沉沉的天幕下,雙方騎兵你來我往,每一瞬間都有人浴血黃沙。騎兵間的戰斗激烈而短促,三十余騎宋軍斥候未能逃脫,近乎全軍覆沒,遼軍將級斬下,高高地挑在騎矛上,來回奔馳,大聲吆喝作勢。
“他娘的!”馬援從千里鏡看到戰場的情景,破口大罵道。他的營隊帶了四門三寸炮,守衛道路南方的一座小山丘,掩護大隊人馬的側翼。在南北山丘之間的平原上,步軍列成了棋盤格子一般的數十個方陣,火炮營在步軍方陣的中間,部分宋軍騎兵越了步軍主力,在步陣外面形成了一層騎兵保護,大隊騎兵則集結在后陣,楊再興坐在馬上,舉起千里鏡,面色嚴峻。遠方一條黑線,各色旗幟跳動,大隊遼軍騎兵如黑云一般壓了上來。
遼軍大反常態,沒有任何騷擾,鐵蹄奔騰,直沖宋軍前陣。遼軍騎兵與宋軍火銃陣交鋒過無數次,對彼此戰術已十分熟悉。宋軍結棋盤陣,遼軍騎兵并沒有深入陣內,而是如大海潮水般一遍一遍沖擊著第一線的營方陣。契丹騎兵彎弓搭箭,以數百人為一大隊,奔到宋軍前陣,便朝天放箭射出,放箭后,騎兵雙腿猛夾馬腹,一邊抽箭,一邊奔回,幾乎片刻也沒停滯,后陣契丹騎兵已經沖上來,再度開弓放箭。空中箭矢竟沒有斷過,片刻之間,宋軍前陣已經插滿灰黑色的箭羽。
上萬騎兵放箭全數集中在前陣的十幾個火銃營方陣,長箭帶著勁風嗖嗖破空而來,箭羽在天空劃過無數條弧線,如雨點般落下,遼軍好用長箭,箭身沉重,即使不是破甲箭,也足以穿透火銃手的薄甲。無數火銃手中箭倒地,棉襖浸透了鮮血,仿佛木頭一樣倒在地上。戰斗的激烈程度過以往,許多火銃手耿剛剛裝好彈藥,還沒架好火銃,悶哼一聲便倒在地上。
軍官大聲喊道:“架銃點火”后面的火銃手大步上前,補上陣前空隙,迎面箭矢破空而來,后隊騎兵沖上來,遼軍開弓放箭的度極快,箭矢嗖嗖破空而來,火銃手還沒來得及裝填彈藥,已經有不少中箭。這時,一排火銃放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