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月余,遼軍的攻勢時斷時續,雖然損失了不少兵將,仍是不能攻陷南山城。耶律燕山原本打算在附近征一批漢兒百姓作為簽軍攻城,誰料想蘇州關北面的漢兒百姓要么已經被擄走,要么早已就隨漢軍遷移,原先村郭相連地方,多數已是田園荒蕪。只有少數渤海人仍舊留在原地生活。出身渤海的貴妃蕭瑟瑟最得寵,而皇帝耶律大石正對渤海族施以懷柔之策,以安定遼東,自然不可能征渤海簽軍。耶律燕山無奈之下,只得采納了漢人將領郭保義與吳春二人的獻策,一方面等待海冰解凍,大軍可以從容進入關南腹地,一方面請求陛下將巨型鐵桶炮從遼陽送到此地,以炮制炮,轟開南山城等漢軍堡壘。
遼陽城外,卻是另一番景象,遼陽城陷落之時,遼軍燒毀了糧倉,此后遼金交戰,沈州又被攻取,金兵一直沒有在遼陽儲存多少糧草。眼看天氣一天冷似一天,城內的金兵不但糧草匱乏,連燒火取暖的柴都沒有,不得不將遼陽城內的房屋拆毀,石頭用來守城,而木料則準備用來取暖。
這些天里,越來越多的人和韓況派出的內奸暗通消息,遼陽城的陷落,宿敵金軍的覆滅,似乎只是時間問題。然而,遼國皇帝耶律大石卻親自督戰,連續責罵了好幾個攻城不力的將領。原因無他,就在數日之前,耶律大石接到消息,夏國趁著西京道空虛,出兵攻打大同府。
夏軍數萬騎軍來勢洶洶,勢如破竹。沿途大小部落無不望風而逃,即使遼國的戍守西京道的邊軍幾乎沒有抵抗之力,最為可恨的是,原本準備裁撤的宣德軍居然反叛了,若不是西京留守耶律畢節收買了漢軍中內應,差點就被劉屈通詐取了大同府獻給夏國。如今西京告急的軍書連續來了一封又一封,可是耶律大石現在根本抽調不出援軍。
夏軍若是攻下了西京道,上京道和中京道也在兵鋒之下,就算不能長期占據這些地方,只要四處燒殺搶掠,便會大損遼國元氣。上京道和中京道是契丹人聚居最多得地方,如果根本之地受損,蕩平了遼東又有何用。
“伯升豁·蔑爾勃在哪里?”耶律大石鐵青著臉問道。
“西京留守派出了十幾隊信使在找西北招討使,可是現在一直沒有他的消息。”北院樞密使耶律鐵哥小心翼翼地秉道。伯升豁·蔑爾勃不但是蔑爾勃族族長,耶律大石冊封的西北招討使,他兒子蕭塔赤也是耶律大石的女婿,而耶律鐵哥,則是耶律大石名義上的另一個女婿。
“哼,果然是個沒用的懦夫!”耶律大石急怒攻心,有失體統地罵道。
他自問待蔑爾勃人不可謂不厚,不但讓他們退入遼國腹地休養生息,還賜給鴛鴦泊牧場放牧,允許他們建筑城池,不但允許他們從中原購買糧草軍器,還賜給了為數不少的鎧甲兵刃。借著遼國的扶持,已經被夏國幾乎滅族了的蔑爾勃人在數年內重新強盛。伯升豁·蔑爾勃借著耶律大石賜予他西北招討使的名義,吞并了不少的部落,部落中勇士已經有兩三萬人之眾。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耶律大石原指望他成為遼國和夏國之間的一道屏障。可是,當夏軍進攻大同府的時候,與夏國有殺父滅族之仇的伯升豁·蔑爾勃居然不戰而逃了。
為免軍心動搖,夏國大軍壓境的消息,到現在還秘而不宣。知曉此事的只有北院樞密使耶律鐵哥等有限的幾名心腹重臣。遼東之戰不能功敗垂成,西京又不能不救,可遼國的精兵猛將就這么些,竟然是難以兼顧。這幾人都是無計可施,只能面面相覷,看著陛下做個決斷。
耶律大石甚至卷起了袖子,氣哼哼地站起來又坐下,在御賬中來回踱步。正當眾位大臣越來越忐忑不安之際,耶律大石忽然坐下,將腰間的鐵刀解下來放在面前,臉色陰沉道:“世事如棋,既然夏國要想攪局,那就讓這棋局來得更亂一些吧。”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