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箭,右手手指夾著數支箭分量不輕,又要拉弦的穩定,練習起來著實難度不小。趙行德也是反復苦練,方才習得此技。
趙行德不知道的是,傳授他五連珠箭絕技的宇文秉信,見他居然用三石強弓來五連珠,內里也震驚不已。能開三石弓的神箭手本來極少見,連珠箭技巧對力量的穩定性的要求極大,趙行德能做到這點,宇文秉信最后歸結為天賦異稟。
“以后,你就是我承影軍的人。”周元仲笑呵呵地拍著他的肩膀道。
趙行德躬身謝過將軍的勉勵,唯有低下頭時,臉上閃過一絲苦笑。他到此時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考校的場所,虎翼軍招募新軍士的校場在另外一處。虎翼軍指揮使陳昂乃是皇弟,虎翼軍歷代指揮使身份都極貴重,擔任這個位置,方能鎮住軍中世襲親貴子弟。然而,雍王陳昂為人謙沖,聽周元仲欲將趙德選入承影營,當即肯。
事已至此,趙行德唯有希望數年之后,能夠平安退役。夏國境內,除了少數由商會自治的城市,皆實行軍士領蔭戶制度,舉國上下如臂使指,令行禁止。又有連坐告奸之制,沒有戶籍的逃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會被告。便如同當初商鞅在秦國受迫害逃亡,結果無人收留一般。
“趙兄,以后你我便是同營袍澤了。”簡騁對趙德拱手道。
趙德亦拱手還禮道:“簡兄,不知這承影營,有什么規矩?什么好處?”他臉上帶著疑惑神色,“為何這許多軍士都爭先來投?”
簡騁笑道:“沒有軍功,哪來的進爵。承影乃我大夏作戰最頻繁的營頭,要搏取軍功的話,自然是最好的去處。”
記功進爵,乃是大夏開國祖制。這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按照丞相府的記錄,有爵位的國人不到全國人口二十分之一。其它的國人,都是無爵位的蔭戶。入仕途只問本事,不問出身。蔭戶子弟能通過從軍、進學、匠藝等各種本事,爭取晉身仕途。也有很多士人子弟,身無長技,無法晉身士人,也就無法得到爵位,落入蔭戶。
所有軍士、文士、匠師都至少有最低的封爵“公士”。如果趙行德當真加入虎翼軍,那么他便是擁有“公士”爵位的士人。而加入號稱集禁軍精銳而成,戰斗最為頻繁的承影營,則只需獲得一兩次軍功,便能獲得“材官”的爵位。承影營的老兵,封爵沒有在“上造”之下的。
世襲爵位有開國公、開國侯,這兩級爵位乃是真正的世襲貴族,不但有爵位還有封地,非對有大功于國者不授。其下是上卿、亞卿、上大夫、大夫四級爵位,沒有封地,雖然可以世襲,但逐代減爵,上卿的嫡長子只能封亞卿,嫡孫則只能是封上大夫。再往下則是徹候、庶長、上造、材官、公士五級不可世襲的爵位。夏國制度,是記功進爵,爵位越高,爵祿越多,可以招攬蔭庇的蔭戶百姓也越多。
簡騁的先祖簡城曾是跟隨開國帝打江山的百夫長,其后家道中落,曾祖父簡煒無法通過軍士的選拔,落入蔭戶,但他祖父簡佑憑借著家傳的箭術,再度成功晉身軍士,帶著“材官”的封爵退役,他父親簡弼更重振家聲,退役之時,官至教戎軍校尉,爵封“徹候”。如今簡騁已是虎翼軍的十夫長,但因沒有軍功,還只是“公士”爵位。
軍功賞爵制還有一個作用,便是使財富和物資,以爵祿的方式,流向那些戰斗頻繁且立功多的軍團,間接地補貼了那些經年累月與蠻夷戰斗的邊境州縣的損失。也吸引了眾多的商販將各種物資往邊地輸送。
簡騁向趙行德詳細解釋了軍功進爵的規矩后,頓了一頓,又道:“承影營所執行的戰斗,大部都是分遣軍務。按照我朝軍制,分遣軍務所獲得戰利品不需要上繳府庫,只在參加戰斗的軍士內部按規矩分配,這就是大橫財的機會啊。雖然去承影營的從來不說戰利品的事情,但我們都猜,這幫家伙都富得流油。”
趙行德微微點頭,問:“當真只為了賞爵和銀錢么?”所謂獨立分遣軍務,實際上就是孤軍作戰。本應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既艱苦又危險,即便有些賞爵和外快,也不值得這些軍士趨之若鶩的。
簡騁一笑,湊近趙德,低聲道:“當然不單單如此。分遣軍務最容易出頭。在軍團規模以上的作戰中,大部分軍務都是死命令。分遣軍務的命令措辭簡單,比如‘清除敵國某將軍’,‘剿滅某股馬賊’,‘保護某商隊’等等。如何完成任務,留給的余地很大。”
“最重要的是,”簡騁壓低聲音,湊近趙行德道:“完成分遣軍務后,作戰經過很可能直接上報大將軍府。”他流露出向往地神情,嘆道:“你想想看吧,當別人還在默默無聞地苦熬資歷的時候,大將軍府便記住了你的名字,將來有空缺執掌方面的話,軍府會把機會給誰?”
趙行德點了點頭,低聲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便不是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