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明棠也未同他搶著做這些小事,只是凈了手之后便走出了廚房院子,卻并未立刻去靈堂上尋湯圓,而是出院子之后,便停下了腳步,倚著墻思量起了這件事。
開食肆這事自然麻煩,可再麻煩也不是沒有法子,一樁一樁解決便是了。
溫明棠心中真正糾結的還是事情之外的人情。
她初出宮時,大理寺公廚給了她一處落腳處,這一年同大理寺這群官員差役相處的也算不錯。
若沒有靜太妃的事,她并未打算離開。
眼下,若是當真準備走了,必是會同湯圓、阿丙一塊兒走的,公廚做菜的人一下子走個精光,等同是給紀采買留下了一個棘手的爛攤子。
大理寺衙門又不是什么清閑衙門,衙門里的差役官員們本就辛苦,溫明棠想起初見眾人時眾人滿臉菜色來公廚吃飯時的情形,便忍不住搖了搖頭。
雖清楚自己這公廚師傅只是一份差事,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便可,旁的事莫要多管。
可近一年來相處的情義卻是真的。
大榮各部衙門有每日的當值時辰,大理寺衙門也不例外,自有規定的下值時辰。按說到了下值的時候,眾人便能離開了,何苦要熬夜尋找案子的兇手呢?
無他,錢這一俗物雖然重要,可有些東西卻比錢財更為重要。
在原地站了許久也未權衡出個利弊來,溫明棠自嘲了兩聲自己的優柔寡斷,將這件事暫且拋到了腦后:此時想這些也無用,待到趙司膳出宮,靜太妃那件事當有了進展,屆時再說吧!
……
阿丙同家里人鬧翻的事也未瞞著湯圓,當日晚間時候他離開了一趟,待回來時,身上背了兩只包袱,那情形一看便知是“離家出走”了。
如此一來,除了趙由之外又多了一個“守夜”的了。
溫明棠同湯圓便將一間堆放雜物的屋子收拾了出來,讓兩人對付著睡一睡。
一晃到了初四,溫明棠等人同過來的大理寺眾人一道送了老袁最后一程。
初四當天來的人不少,不止有林斐還有趙孟卓,對此溫明棠等人雖有些驚訝,卻也不覺得太過意外:這位大理寺卿趙大人雖因著過兩年便要致仕,想安安穩穩的回鄉做個富家翁,素日里已不太管事,人也圓滑的很。可在大理寺衙門呆了二十載,他骨子里其實是個頗有情義之人。
當年天寒地凍的追兇,以至于一入冬,手腳關節處還會酸疼不已。
溫明棠對著最前頭穿著兩件厚襖過來送老袁的趙孟卓感慨了一番,卻沒想到再次見到趙孟卓時會是那等情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