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侯夫人走近,馬車車簾被掀起,先是跳下來一對四五歲的孩童,而后下來的是一對年輕夫妻,當是孩童的父母。摸了摸兩個孩童的腦袋,年輕夫妻便牽著孩子的手走到了一旁那輛馬車前,將馬車里的人攙扶了出來。
先出來的是一位中年婦人,年歲同侯夫人差不多,可面色卻比夫妻和睦、日子順遂的侯夫人要憔悴不少。
中年婦人下了馬車之后,連忙轉頭將馬車里最后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攙扶了出來。
林斐跟在侯夫人的身后看著這些靖云侯府的客人,在看到那頭發花白的老婦時,倒是有些意外。
其實從先時的書信中,不消侯夫人介紹,他也能猜出這些人的身份了,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應當就是當年救了侯夫人的陸夫人了,同侯夫人年歲相當的憔悴婦人,當就是陸夫人的女兒。那一對年輕夫妻當是陸夫人女兒所誕的兒子同兒媳,即陸夫人的孫子、孫媳,更小的孩童則是孫子、孫媳的孩子了。
這些人中,即便陸夫人頭發早已花白,年歲也是最高的,可大抵是“歲月從不敗美人”,因著其出眾的風姿,同其女、孫甚至重孫一輩比起來,竟是里頭最出挑的。
從陸夫人如今的模樣,也可依稀看出幾分其年輕時的風華,定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
攙扶著陸夫人從馬車上下來之后,一家人這才轉身向侯夫人同林斐走了過來。
客套寒暄了一番之后,侯夫人便主動攙扶起了頭發花白的陸夫人,邊走邊聊了起來:“當年要不是夫人,我早折在川蜀之地了?!?
陸夫人拍了拍侯夫人的手,看向侯夫人的目光很是柔和:“當年二小姐同我家阿一般大,生的那般粉妝玉琢的模樣,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如何狠下的心,要生生將人逼死!”
侯夫人未出嫁時在族中行二,兩人相識于幼時,陸夫人習慣了喚她二小姐不奇怪。
侯夫人聞眼眶微紅,對陸夫人道:“當時也只有夫人救我,茜娘陪我讀書、替我熬藥!”
提到“茜娘”時,那容色有些憔悴的中年婦人面上露出一絲笑意,看著鄭夫人道:“茜娘也喜歡二小姐,二小姐心善,教會了茜娘很多東西?!?
鄭氏嫡女自幼接觸、學到的東西自不是一般女子可比的,她確實自鄭二小姐身上學到了不少。
只可惜,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年幼時。看著茜娘面上露出的憔悴之色,侯夫人沒有多,只伸手抱了抱她,算是無聲的安慰:同夫家毅然和離,帶著兒子回到陸夫人身邊,母女兩個將兒子(孫子)養大,如今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沒有再提過去之事,侯夫人瞥了眼一旁寒暄完便安靜的站在一邊仿佛不存在的林斐,道:“罷了!留你在這里杵著也不會說話,還是回你的大理寺去吧!”
林斐聞,也不客套,當即抬了抬手,道了聲“多謝母親!”便離開了。
走的這般快,讓侯夫人看的直搖頭,好在一旁的陸夫人等人也不以為意,畢竟早在書信中,侯夫人便提過這個次子的性子了。
只是對林斐在大理寺任大理寺少卿一職,幾人頗有些意外。
“那衙門聽聞不輕松啊,”陸夫人看著林斐離去的背影,開口道,“怎的去那衙門了呢?”
侯夫人無奈道:“他喜歡,我等也是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