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還有午后小食?劉元聽的眼睛頓時一亮。
大理寺公廚日常只負責提供差役同官員的一日三餐,小食并不包括在內!不過自從溫師傅來了之后,偶爾也會根據庫房里的食材以及食材不能久放等緣故,做些小食。
外賣檔口開出來之后,多數小食都進了外賣檔口,也只有每每做新的小食時,才能不花銀錢嘗到一些。
印象中,上一回的小食就是叫他們閑暇時抖忍不住剝上兩粒的糖炒板栗了,眼下外賣檔口還有的賣,隔壁虞祭酒過來吃飯時,便喜歡帶上一些回去,一邊做事,一邊吃。
想到那糖炒板栗的香味,劉元的口水便忍不住流下來了,一邊舍不得放下手里的飯碗,一邊巴巴的向抱著食盒的趙由看去,說道:“速速打開來看看這是什么吃食?”
趙由還未開口,便聽一旁正慢條斯理的吃著鍋包肉的林斐說道:“今日莊子上沒有送什么時令物來……”
若是莊子上送了時令物來,譬如板栗、梨子這等的話,公廚時常會“就近取材”的做些小食。
“沒有送時令物來,卻特意做了小食,”林斐看向自己夾起的那一片蓬起的鍋包肉,說道,“多半是做鍋包肉費了不少油,溫師傅覺得倒了怪可惜的,便趁著這時候,做了些捻子似的小食!”
公廚所耗自是能報上去的,可朝廷撥下來的銀錢也不能胡亂浪費,“節省”二字還是要記住的。
即便眼下不在查案,只是吃飯,有些習慣卻已融入了骨子里。
劉元瞥了眼渾然不覺的上峰,自己食盤里這一碗鍋包肉顯然還沒吃過癮,對捻子這物惦記著,便忙催趙由打開來看看。
“溫師傅說此小食名為小米鍋巴,那鍋巴就是上回咱們吃臘味煲仔飯的‘鍋巴’二字,”趙由說著掀開了食蓋,捻子的油香伴隨著一股香辣、孜然、椒鹽等胡人香料的香味自食盒中涌了出來,他低頭看向那油紙包中一個個四方大小的“方片”,說道,“不過同煲仔飯里的有所不同。”
幾包小米鍋巴皆用油紙包裹著,只是最上頭卻敞著,似是為了散熱所用。因著趙由腳程快,隔著油紙,此時還能摸到一絲暖意:想來第一鍋出鍋的小米鍋巴便都在這里了。
焦黃色的鍋巴薄薄的一片,表面卻并不平整,摸起來指尖能明顯的感覺到那股粗糙的凹凸感,外頭沾著細碎的胡人撒料:孜然的、椒鹽的味道撲面而來。
數了數人頭,劉元才發現一人可分得兩包:一包孜然的,一包椒鹽的,里頭還放了一只疊好的油紙包,將油紙包打開,卻發現是磨成粉末的辣椒粉,紅通通一片的色澤,看的劉元又懼又想試。
這特別備好的辣椒粉是供他們挑選自取的,而林斐那兩包便沒有這樣的顧慮了,孜然和椒鹽的分開放置,那辣椒粉卻是早早便撒入其中的。
看那明顯與旁的油紙包里顏色不同的鍋巴,想也知道不是他們這等“食微辣”者所食的下去的。
咽了咽口水,到底不敢隨意嘗試,劉元匆匆將食盤里的最后兩口飯食吞下,光盤之后,便將屬于自己的那兩包小米鍋巴拿了過來。
一旁還未吃完的白諸見狀也立時伸手將自己的那兩包小米鍋巴拿了過來:雖說碗里的還未吃完,可食盒里的可以先領來的嘛!
待到眾人的鍋巴盡數領完,吃罷午食,摸著肚子打飽嗝的劉元的眼睛便不由自主地盯向了食盒的下一層。
這只食盒分上下兩層,上頭一層明顯矮了下頭一層不少,眼下一人兩包小米鍋巴已然領完了,下頭那層卻還未打開,顯然下頭那層當還有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