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jī)掐的剛剛好!宴上的瓜果點(diǎn)心同冷菜才擺上去,人便來了!
溫明棠松了口氣,正要開始準(zhǔn)備熱菜,便聽雜役說道:“溫師傅,宴上有個叫王和的先生道他趕路趕的狠了,已然餓極了,問我們能否先將飯食送上去?”
這般隨心所欲,不按套路出牌,便連雜役都忍不住感慨道:“給溫師傅添麻煩了!”
溫明棠道:“……無妨!”
竹筒飯做的早,此時也已然好了,王和既然想先吃飯,那便先將竹筒飯送過去好了。
宴席上,筷箸還未碰到面前幾道未見過的冷菜,便聽王和嚷嚷著要吃飯的幾個名士也有些無奈,忍不住搖頭道:“王和,你這般早早食了飯,還如何去品接下來的菜肴?”
“這天下珍饈我王和早嘗遍了,做法說穿了也就那幾種,沒什么特別的。”對此,王和倒是不以為然,他道:“你們品你們的,我自要先吃飯?jiān)僬f!”
眼見勸不住他,一眾名士也無可奈何,不再管他,只一邊聽虞祭酒介紹眼前幾道冷菜的名字,一邊動筷。
“此菜名為口水雞,雞肉做的極嫩,嘗起來微辣鮮香;此菜名為蓑衣黃瓜……此菜名為……”
一連品了好幾個菜,皆得了故友們的一陣稱贊。虞祭酒很是滿意,便知道能叫他入眼的廚子做的菜必也能入一向挑剔的故友們的眼,只除了……看著右前方筷子都不曾動一下的王和,虞祭酒嘆了口氣,正想說話,便見幾個小廝端著飯過來了。
與他們想象中一碗瑩白的米飯不同,小廝端過來的,竟是兩截并排放置的竹筒,竹筒上半段開了個“窗”,不過因著“竹窗”此時還蓋著,沒有掀開,是以看不到竹筒里的情形。
咦?這是……米飯?
才品了幾筷子冷菜的眾人不約而同的向小廝手里端著的竹筒望去。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小廝端著竹筒飯走至王和面前,說道:“先生,飯來了,此飯名為竹筒飯,做了兩種口味的,先生自掀開品嘗即可!”說罷,將竹筒飯放至王和面前便帶著托盤退了下去。
看著那兩截宛若小舟一般的竹筒,當(dāng)即便有名士催促了起來:“王和,快掀開與我等瞧瞧這竹舟里名喚竹筒飯的飯食!”
文人多喜竹,王和本人更是個中翹楚,時常以竹喻己。是以,哪怕再桀驁,看到這兩截“竹舟”時,便起了三分興致,在眾人的催促中,他將其中一片“竹窗”掀了開來。
掀開的瞬間,一股濃郁的香味便撲鼻而來,離得最近的王和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低頭向竹舟中看去。
泛著一層薄薄油光的米粒、深褐色的臘肉丁、鮮綠的毛豆、金黃的玉米以及橙色的胡蘿丁填滿了整條“竹舟”,鮮亮的顏色只看一眼便叫人賞心悅目,更別提那股混合著臘肉、糯米與青竹的香味了。
王和身旁案前的名士起身走到王和案前看了一眼,聞著那股濃郁的香味,名士咽了咽口水,忍不住轉(zhuǎn)身問坐在那里,面露得意之色的虞祭酒:“世南兄從何處尋來的廚子?竟有這般手藝!”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