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門。
快到城門口的時候風雪停,見到陛下的時候,云開日出,似乎有七彩光芒撕開了云層,照耀在這帝都門外。
那光芒就不偏不倚的落在李叱身上,也落在了跪在李叱面前的唐匹敵身上。
四周皆還帶著些昏暗,偏偏這是一道光束,讓兩個人都如同與當世隔絕,這光里只有他們兩個,再無其他。
陛下,罪臣......
滾起來說話。
臣戴罪之身,不該起身,不敢起身。
那要朕把你拉起來拉不起來還要朕把你背進城
臣.....遵旨。
跟朕一路走回未央宮,大街兩側不少百姓們等著看你呢,朕不想任何人看到你不光彩。
李叱回身:丁青安!給他把大將軍的錦衣?lián)Q上!
御書房秉筆太監(jiān)丁青安立刻上前,把雙手捧著的大將軍錦衣遞上去。
李叱看著唐匹敵的眼睛說道:你把這身錦衣脫了,朕就給你帶來。
唐匹敵深吸一口氣,然后脫去自己身上的布衣長衫,換上了那光彩奪目的大將軍常服。
除了朕,沒有人可以看你低頭,進了這個城門,挺起胸昂起頭,你還是大寧的大將軍。
李叱轉身:跟上朕。
唐匹敵再次深吸一口氣,邁步跟上李叱。
長安城的大街兩側全都是人,大將軍十五年沒有回過長安城了,如今回來,誰不想看看
當大寧的皇帝陛下和大將軍進城門的那一刻,百姓們都翹首看著,有人忍不住歡呼起來。
跟朕并肩走。
李叱壓低聲音說了一句,唐匹敵隨即快步上前,與李叱并肩而行。
陛下,臣辜負陛下了。
唐匹敵聲音很低的回了一句。
放屁。
李叱笑著和兩側的百姓們打招呼,一邊揮手一邊說道:朕這些年吹過很多牛皮,但讓朕最得意的,一直都是唐匹敵是朕的兄弟,這個牛皮朕還會一直吹下去。
眾人都在李叱和唐匹敵身后跟著,看著陛下和大將軍那并肩而行的樣子,似乎一下子就回到了從前。
這次你贏了。
李叱一邊走一邊說道:你一直以來都想讓朕把你的王位給免了,朕以前從沒有過動搖,可這次朕不得不動搖。
唐匹敵道:所以臣,辜負了陛下。
你沒有。
李叱道:如果是你辜負了朕,朕會把你大將軍的錦衣封起來,而不是帶到你面前。
這件事現(xiàn)在長安城里的人還都不知情,但很快不只是長安城里的百姓,整個天下的百姓都會得知。
李叱側頭看了唐匹敵一眼:這事朕也從來都沒有想過壓下去,你該是最理解朕的。
唐匹敵道:臣明白,臣也從來都沒有想過把這件事壓下去,不然臣就不會帶兵去云州城。
李叱點了點頭:王位朕暫時替你留著,以后......
話還沒有說完,唐匹敵已經(jīng)打斷了他。
陛下,臣從沒有想過要借此機會,唐安臣是臣的弟弟,是臣父親的次子,臣......
李叱道:這些話不必和朕解釋,天下之人數(shù)以億計,最光明磊落必然是你,說光明磊落四字,連朕也不如你。
唐匹敵剛要說話,李叱又阻止了他。
不要再談這件事了,觸及了國法,按罪去懲治就是......朕現(xiàn)在只想和你喝酒。
唐匹敵點頭:臣也是如此。
未央宮,大殿之上。
丁青安雙手持圣旨宣讀,滿朝文武在大殿中肅立聽宣,一個個全都屏氣凝神。
其實大家也都猜到了會是一個什么結局,大將軍王的封號,怕是不得不拿下了。
陛下可以壓著群臣的不滿,但陛下不能不顧及天下人的不滿。
陛下一直都在說,大寧和楚國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國法就是國法,國法不容就是國法不容。
這件事傳揚出去,百姓們會覺得此事不可能和唐匹敵沒有絲毫關系。
悠悠眾口,可蓋皇權。
陛下旨意,奪去唐匹敵大將軍王封號,改封國公,但依然位列群臣之首。
唐安臣被貶為庶民,按照大將軍唐匹敵的請求,陛下準許,奪唐安臣姓氏,該姓為束。
大殿里只有丁青安朗讀圣旨的聲音,文武百官全都安安靜靜的聽著。
直到旨意宣讀完畢,滿朝文武才俯身下來。
本以為事情到了這也算告一段落,可是在此時,御史臺都御史高有蓮出列。
他奏請陛下,當革去唐匹敵西北大營管代軍務官職,這話一出口,這大殿里的官員們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說勇,還是高有蓮高大人真的勇。
李叱聽完后只是回了高有蓮一句:你去找找依據(jù),若你的諫有法可依,朕就聽你的。
說完后起身離開。
等陛下走了之后,高有蓮不由自主的舒出一口氣,看起來非但沒有被陛下嚇著,還有些放松。
刑部尚書歸元術路過高有蓮身邊,腳步停了停,然后朝著高有蓮挑起大拇指。
高大人,佩服。
廢話,我也佩服我。
高有蓮白了歸元術一眼:這話我不說,你說
歸元術連連搖頭:我才不說......你說了陛下最多不搭理你,我說了,陛下會把我叫去罵。
高有蓮:陛下要是把我也叫去罵,我才開心呢。
說完之后,這位老大人哼了一聲,溜溜達達的走了。
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在歸元術耳邊壓低聲音說道:一會兒陛下要設宴款待大將軍,我在酒宴上可能會鬧事......到時候你要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