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對岸的半島就是后來的馬來半島,但面積卻是整個半島,北面和佛統(tǒng)國接壤,半島上生活著一些土人,大多溫順樸實,以捕魚和采珠為生,他們倍受三佛齊國剝削,宋朝使他們擺脫了三佛齊國的剝削,令他們感激萬分。
另外,三佛齊國在半島上建了一座小城,叫做狼牙脩,只有人口千余人,士兵三百人,范寧隨即安排船只讓他們送回三佛齊國。
宋軍主力返回了新港,范寧則留下兩千士兵鎮(zhèn)守半島,數(shù)天后,數(shù)百名商人和十幾名官員從新港趕來。
大家心里都清楚,雖然新港發(fā)展得很快,但作為商埠,它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很好,比不上三佛齊國的都城,但這座半島的地理位置卻比末羅瑜更好,尤其最南端,正好在海峽口上。
范寧看中的港口并不是后來的新加坡,而是馬六甲港,主要原因是新加坡那座島嶼四面環(huán)海,幾乎沒有淡水,而且他現(xiàn)在控制的是整個半島,把州府放在最南端不太適合。
而馬六甲在唐朝史書中有記載,叫做哥羅富沙,這里陽光充足,降水豐富,土地肥沃,可開墾的良田一望無際,既適合做港口,同時也能成為大宋控制半島的據(jù)點。
上午時分,范寧帶著數(shù)百名商人來到海邊,他指著遠處海岬對眾人道:這幾天我一直在半島上尋找合適的港口,最后發(fā)現(xiàn)這里最好,水深,可以??咳f石巨船,而且海面終年平靜,很少有狂風巨浪,我打算把這里建為第二座中轉大港。
范使君,這里只修建港口嗎一名商人問道。
范寧搖搖頭,整個半島都已屬于大宋,我打算將半島命名為寶州,港口叫做富沙港,然后在這里建立新泉縣,作為寶州治所,人口至少要達十萬之眾,各位,新港依舊會保留,偏向于香料生意,但寶州的富沙港則偏向于和西方貿易,它的規(guī)模至少會是新港的兩倍,商行面積會擴大,并會擁有自己的倉庫,三年后,它會成為南洋最大的貿易港口。
眾商人都十分激動,紛紛表示要在這里投資建商行,范寧笑道:大家都自己去看看,然后我們再商量怎么規(guī)劃它!
商人們都各自散去,這時,明仁領著兩名熱那亞商人上前,給范寧介紹,這兩人是從遙遠的西方而來,他們是兄弟,哥哥叫皮羅文,弟弟叫皮羅德,他們想跟隨使君的船隊去宋朝。
范寧有點奇怪,現(xiàn)在蘇伊士運河并沒有開通,熱那亞商人大多偏向于陸路,他還很少聽說走海路過來的歐洲商人。
他便蹲下在沙灘上畫了一幅印度洋北部地圖,問兩兄弟道:能給我說說你們航線
此時歐洲人對地圖輪廓還是一頭霧水,他們根本不知道范寧畫的是什么還是明仁有辦法,他立刻找來一名常去大食的商人,當范寧在地圖上標注了麥加時,商人立刻明白過來,給兩名熱那亞商人解釋了一下。
皮羅德指著紅海向北走,用比較拙劣的漢語道:進海灣,下船,雇駱駝運貨北上,在亞歷山大港上船去熱那亞。
范寧明白了,他們是在紅海最北端的蘇伊士灣下船,然后雇傭駱駝商隊走兩三天到亞歷山大港,再坐船渡過地中海去熱那亞。
他兄長皮羅文倒看懂了范寧的地圖,指著波斯灣道:從這里去巴格達,那邊也有熱那亞商人,把貨物賣給他們,不怎么辛苦,但獲利少了一半。
一匹絲綢賣到熱那亞要多少錢范寧問道。
兄弟二人對望一眼,猶豫半晌道:大概三十兩銀子。
周圍幾名商人都驚呼起來,這是十幾倍的利潤?。?
范寧卻看出這兄弟二人沒有說實話,壓低了價格,至少要賣五六十兩銀子。
他也沒有說什么,讓手下帶他們去宋朝,不過范寧還是找一個機會叮囑明仁道:絲綢、瓷器和茶是我們賣到西方的法寶,你要當心不要讓他們把蠶種和茶種帶走,雖然朝廷早已下禁令,不準海外養(yǎng)蠶種茶,但我們還是要小心。
明仁點點頭,我會安排人跟隨他們,盯住他們。
這時,有士兵跑來道:啟稟使君,當?shù)厍蹰L求見!
范寧點點頭,帶他們過來!
之前宋朝官員已經和當?shù)赝寥诉_成了共識,宋朝不會干涉當?shù)赝寥说牟遏~狩獵,半島上的土人也不多,只有五六千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山間狩獵采摘為生,另一部分是捕魚采珠為生,基本上和宋朝的活動沒有沖突,甚至他們多余的產品還有了銷路。
不多時,一名四十余歲的酋長被帶了上來,跪下行禮道:小民普旺達參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