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走進村莊,韓琦見第一戶人家院門開著,便笑道:就去這戶人家看看吧!
院子里,一名老者正在井邊給馬洗刷,忽然見走進了大群官員,他嚇了一跳,你們是......
他認出了曹詩,頓時又驚又喜,原來是曹縣令,小民失禮!
他上前要跪下磕頭,曹詩連忙攙住他,笑著安慰道:老丈不用多禮,我們只是來村里看看,沒有別的事情。
他又給老人介紹了知州范寧和相公韓琦,老人眼睛一亮,對韓琦道:我就看著眼熟,果然是韓相公!
韓琦笑問道:老丈貴姓,怎么會認識我
我是延安府人,叫做張老吉,當年韓相公在陜西防御西夏,我還和兒子運糧去邊塞,韓相公還夸過我們舍己為國,韓相公可能忘記了。
韓琦確實已經忘記了,不過當年他在陜西和范仲淹主持防御西夏,這個老者應該見過自己,他笑道:沒想到能在這里遇到老丈,老丈怎么會來鯤州
老者嘆口氣,前幾年延安府連續大旱,糧食減產三成,還要交稅交租,實在熬不下去了,今年年初一家五口人便去京城乞食,正好遇到朝廷招募去鯤州的移民,聽說每戶給兩頃土地,我們就了報名,開春后便坐船來到鯤州,現在看來,當時的選擇真是明智啊!
韓琦很清楚陜西路發生大旱,他還去賑災,那情形實在慘烈,不知多少人背井離鄉。
韓琦不想再提這件事,便拍拍矮種馬笑問道:這是老丈家的馬匹
范寧在一旁解釋道:這是日本馬,我們出兵出羽國,繳獲了幾千匹這種矮馬,對軍隊作用不大,便給每家每戶都分了一匹,給百姓們代步,結果家家戶戶都當寶貝一樣養著。
我在唐縣街頭也看到了很多,開始我還以為是毛驢,后來才發現是馬,范知州,這馬你得送我一匹,我帶回去給孫子騎著玩。
范寧連忙道:沒問題,官府還有幾百匹,相公一起帶回去。
這時,老者搬出幾張小凳子,請眾人在院子里坐下乘涼,院子里搭了一架棚子,上面掛滿了葫蘆,坐在葫蘆下面,也頗為涼爽。
這時,村里的百姓都聞訊過來,擠滿了院門,韓琦拱手對眾人笑道:老夫韓琦,奉天子旨意前來慰問遠赴鯤州的官員和百姓,各位都進來吧!
很快進來了二三十人,站滿了院子,幾名老者也坐了下來。
韓琦坐下,這才打量一下房宅,雖然院墻是用泥土夯成,但房子卻是磚瓦房,至少有五間,院子也有半畝大,顯得很寬敞。
韓琦笑道:不錯嘛!家家戶戶都是磚瓦房,比京城都還好,京城郊外大部分都是泥土茅草房,要是知道你們這里的條件,肯定家家都哭著喊著要來!
眾人都笑了起來,張老吉道:這里雖然遠離大宋,但確實比家鄉好上千萬倍,只要勤快一點,基本家家都很富裕。
張老吉生怕韓琦不相信,跑進屋端了幾個碗出來,韓相公請看,這是我家中午吃剩的菜,有燒鹿肉、蒸海魚、還有魚醬,蔬菜都是自己種的,糧食更是吃不完,以前我租種土地的東家也沒有這么好的條件。
韓琦點點頭笑道:看得出來,大家都過得不錯,氣色都很好,大家都說說,這里哪里比較家鄉好
張老吉道:我先是,我感覺最好的是這里不用擔心旱災澇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只要辛苦一點,年年都能糧食豐收!
那其他人呢韓琦又問道。
在這里不用交稅賦,沒有負擔!
這里住磚瓦房,比家鄉的黑屋子好多了。
我在家鄉娶不上娘子,在這里娶了個日本小娘子,明年就要養兒子了一個憨厚的壯漢撓撓頭道。
喲!還娶了個日本小娘子。
韓琦打趣他道:那陪娘子回娘家就不方便了嘛!
院子里頓時爆發出一陣會心的大笑。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