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須男子出現(xiàn)后,白玉峰頂,除歐陽奎山等十名金仙道主外,包括呼道人與云霓在內(nèi)的其余人俱是面色一變。
而身處四周臺階上的內(nèi)門長老及親傳弟子們,以及周圍廣場上的所有人,則顯得有些茫然,顯然大多數(shù)人對于這突然出現(xiàn)的銀須男子一行人身份,以及意味著接下來要發(fā)生什么,并不清楚。
韓立面色微沉,暗呼倒霉的同時,心中念頭飛快轉(zhuǎn)動起來。
他雖然不知道來的是究竟是什么人,但以其閱歷,卻可以看得出來,這銀須男子身份絕不簡單,其實力恐怕與百里炎這位燭龍道第一道主相比,也不遑多讓。
甚至于歐陽奎山等十位金仙道主敢于對百里炎的突然發(fā)難,恐怕與此人也脫不開關(guān)系,否則他實在想不通,歐陽奎山等人如此做的動機和憑仗。
百里炎雖身為燭龍道第一道主,乃是整個宗門修為最高之人,但其常年閉關(guān)不出,對于燭龍道幾乎不怎么管,宗門實際掌控和資源利益既得者,其實還是其他的這些金仙道主,雙方在這一點上并沒有什么沖突,反倒是后者還要收庇于前者。
而他如今雖看似被困,但其實根本沒有傷及什么根本,只要讓其有片刻喘息之機,應(yīng)有不小機會能夠破陣脫困而出,屆時,歐陽奎山十人即便聯(lián)手,也絕不是百里炎的對手。
但在這名銀須男子出現(xiàn)后,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韓立甚至可以略微察覺到,歐陽奎山等人臉上神色的些微變化。
不過說到底,這一切和他可沒有一丁點兒關(guān)系,他可不想做那被殃及的池魚。
只是如今形勢下,自己絕不可輕舉妄動,只能見機行事了。
思量間,他目光從高空中的那些人身上一一掃過,想要從這些人身上再看出些什么。
然而當(dāng)他目光看向銀須男子身后眾人里,一名手持折扇的青年男子之時,他只覺腦海中"轟"的一聲,突然傳來一絲銳痛。
韓立忍不住低下頭,以掌根抵住太陽穴輕揉了起來。
那名青年男子容貌俊美,身上穿著銀色勁裝,上面繡有花鳥魚蟲,看起來華美至極。
他手中輕搖著一柄白玉折扇,臉上掛著溫煦笑意,目光看似隨意的從高空中投視下來,但對于下方廣場中如螻蟻般的人群,只是一掃而過,直接轉(zhuǎn)向了白玉高臺之上。
韓立揉了半晌后,似乎有所緩解,但沒有再抬頭去看那人,只是眼神深處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驚怒。
"雪鶯見過宮主。"就在此時,位于講經(jīng)臺另一邊的雪鶯驀然開口,沖著銀須男子說道。
此一出,全場嘩然。
能被雪鶯這位北寒仙宮的副宮主稱為宮主之人,其身份自然是呼之欲出了。
正是北寒仙宮如今的宮主,蕭晉寒。
蕭晉寒只是微微頷首,隨后目光朝著下方的金色囚籠望去,正好迎上了囚籠中百里炎射來的目光。
前者嘴角微微泛起一絲冷笑,后者眼中則閃過一絲寒芒。
高臺之上,玉陽子與墨夫子彼此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各自眼中看到了一絲忌憚,紛紛挪動步伐,遠離高臺中央這塊是非之地。
其余眾人也都隨著他們二人向后退開,將中間的位置徹底空了出來。
"蕭宮主,先前礙于是燭龍道內(nèi)部矛盾,我洛某一個外人不便過問。如今看這架勢,似乎北寒仙宮也要參與此事,此舉總得給在座所有人一個交代吧"蒼流宮主洛青海仰頭望向仙宮眾人,緩緩開口道。
"百里炎身為被天庭追緝的輪回殿要犯,本宮奉命緝拿。這個理由,洛道友覺得夠了嗎"蕭晉寒冷冷說道。
說罷,其手掌一揮,一道金光一閃即逝的飛至高空中,卻是一道金色卷軸。
卷軸光芒一閃之下展開,上面書寫有一片金色大字,內(nèi)容正如晉寒所說,乃是針對百里炎的追捕令。
聽到輪回殿的名字,燭龍道諸多真仙皆是一臉茫然,根本不知所云何物,就連玉陽子都顯得有些不明所以,只有墨夫子與洛青海兩人的眼神深處,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異色。
前者以心聲傳音給呼老道,道了一聲"抱歉",便飛出了白玉高臺的范圍。
其一揮袖袍,喚出那方巨型硯臺,落身在其上,駕馭著直接遠遁而走,竟是根本不愿再與此處有任何瓜葛。
后者則是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目光深深望了一眼百里炎后,沉默了下來,不過卻并未打算就此離去的樣子。
玉陽子等人也不愚鈍,一見此情形,便知此間之事不宜摻合,紛紛化作流光朝遠處飛遁而去。
只有少數(shù)人抵不過心中好奇,飛出數(shù)百里外,復(fù)又懸停下來,遠遠觀望向這邊。
對于這些人的舉動,包括銀須男子在內(nèi)的北寒仙宮諸人并沒有阻止。
"歐陽奎山,你們當(dāng)真要背叛我嗎"百里炎收回目光,望向囚禁自己的那八名金仙道主,沉聲問道。
其身上赤炎滾滾涌動,掀起陣陣驚人熱浪,還在不斷燒灼著身上的鎖鏈,但不知為何那些金色鎖鏈看起來紋絲不動,沒有半點要被熔斷開來的痕跡。
歐陽奎山等人顯然也不輕松,所有人的額頭上都已滲出一層細密的汗水,誰都不敢有半點放松,手上掐著法訣,盡力穩(wěn)固著金色鎖鏈所形成的囚籠。
?
;???"百里道友,我們燭龍道雖實力不菲,卻難以與仙宮抗衡,他們背后可是天庭!我們有什么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整個燭龍道,隨你一起覆滅。"歐陽奎山深吸了口氣,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