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
“陛下有旨,馮仲元老將軍本次太平別院祭天護駕有功,免其子馮凌風之前一切罪責,然終身不可再入仕途,欽此。
”
隨著王正平宣讀完圣旨,群臣叩首。
“陛下圣明!”
馮仲元則涕零道:“多謝陛下厚恩,臣萬死難報,定以殘軀報效大周,報效陛下。
”
“有鎮(zhèn)北侯在,乃朕和大周的萬幸。
”
眾臣一陣恭賀,隨后蘇云道:“朱百靈。
”
“微臣在!”朱百靈快步上前,恭恭敬敬的跪下。
“諸位愛卿可能不知,大軍能順利拿下趙國,朱百靈功不可沒,如今禮部尚有一侍郎的位置空缺,朕打算擢升你為禮部侍郎。
”
“多謝陛下厚恩!”朱百靈趕忙拜謝,生怕晚一秒皇上就會反悔。
按理說這個晉升速度實在太快了些。
別的官員矜矜業(yè)業(yè)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也碰不到六部侍郎的位置,朱百靈自恩科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侍郎,簡直聞所未聞。
其實除了這個榜眼之外,狀元郎沈仲夏的晉升也十分快。
幾個月前已經成了禮部侍郎,并且外調至武家坡盯著南詔國的情況,聽說陛下已經暗中許諾三年后回京便可為尚書。
群臣心中都清楚,陛下這是打算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所以都沒有說什么。
這個時候周立庭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您讓臣擬定的軍方官員綱領已經完成了。
”
蘇云點點頭,今日讓馮仲元上殿還有另一個原因。
就是要當著他的面,向群臣宣布如今大周朝的軍方新官爵體系。
“你跟大家說說吧。
”
隨后,周立庭將軍方新體系給大家介紹了一遍。
由小隊長取代之前的十夫長,每小隊十人,由隊長直接負責此小隊,隊長并無官職,但唯有在小隊中服眾的人才能成為隊長。
每五隊組成一個排,由排軍負責每個班,有兩個副排軍輔助。
排軍為軍方最小官職,副排軍不算官職,也就是說一個排大概由五十人左右組成。
四個排組成一個連,由連軍和副連軍負責管理,一個連的人數(shù)大概在兩百人左右。
以此類推,營軍由四個連軍組成,人數(shù)在八百人左右。
團軍同樣是四個營軍組成,人數(shù)在三千多。
再往上是旅軍,同樣分有四個團軍,總人數(shù)在一萬人左右。
旅軍算是軍方很高的官職了,再往上便是前后左右四將軍,這四將軍也是職位的一種,每個將軍最多可統(tǒng)五個旅軍,再往上才是將軍,理論上一個將軍可帶四個前后將軍,也就是說達到將軍的職位,最多可統(tǒng)軍二十萬。
將軍和前后將軍均有副職,兵種以旅為最大編制單位,可分為步兵,騎兵,弓兵,盾兵,包括偵察兵等等,偵察兵便是哨騎。
聽完詳細的介紹后,馮仲元點頭道:“如此改動倒是更加方便了軍中的管理。
”
軍方其他在朝將軍也覺得沒什么問題。
“馮仲元聽令。
”
“去年朕于朝堂設內閣,今于軍營設外閣,朕封你為外閣首輔,負責軍方這次改革的所有適宜,人員編制,兵馬武器等一切事宜。
”
“臣領旨。
”
此舉看似給馮仲元提高了官位,實則依舊沒有讓他掌兵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