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既然是三年計劃表,說明這上面的內容需要再三年之內完成。
”
“其中內容諸多,涉及到各個部門,所以需要你們齊心協力去辦。
”
“真希望各位愛卿三年之后能給朕交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
趁著他們看冊子的時候,蘇云也簡單說了幾句。
幾個人都臉色嚴肅眉頭緊皺,因為冊子里的每一個計劃,都非易事。
大周朝,未來三年計劃,具體如下。
其一,近年戰事不斷,天災頻頻,各地災民亂民數量龐大,尤其是北方一帶,力求于一年內鎮壓所有亂民,三年內妥善安置所有民眾。
其二,徹底平定嶺南,衡水由界河變為內河。
其三,大力發展農業,設立‘科學院’,召大量農業人才對農產品種,種子進行研究,從多方面入手,力求三年內讓糧食畝產量翻倍。
其四,大力發展醫術,設立‘醫院’,招聘民間郎中醫者或者對醫學感興趣的人才,由太醫院出人對他們進行培訓指導,培養更多醫學人才。
其五,大力發展人才,設立‘學校’,先從縣入手,最后普及到每個村,將六歲定為適齡兒童,由當地縣衙府衙出資聘請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夫子,對適齡兒童進行教學。
其六,大力發展制造業,工部設立‘神機堂’,招聘能人巧匠,研發各種工具,不限于武器,農具,生活用具等等。
其七,整頓軍營,采用‘編號制’‘軍功制’,軍中不分貴賤,憑戰功獲得賞賜和爵位,普通老百姓亦有封爵賜地的機會。
其八,大修水利。
以上八條,乃大周朝第一個三年計劃,第二個三年計劃很快會推出。
此乃大綱要領,后面有每一條的詳細計劃和對應的要求。
這是蘇云結合錦衣衛收集到的各種國情情報,加上其現代的理論知識,結合出來可以讓大周朝快速發展變強的方法。
當然還有許多沒有寫上去,比如組建宣傳部,以報紙的形式讓更多百姓知道更多的家國大事,明白國家的主題思想等等,因為現在的老百姓識字程度不高,所以暫緩。
“諸位愛卿,可有不明之處或者更好的提議?”
“陛下,神機堂的構想甚是奇妙,然軍事武器和民用工具全交于工部,只怕資金方……”
“錢的事各位不用擔心,既然真提出了這個三年計劃,自然會保證錢財落實到位。
”
“那重心應該放在哪里?軍方還是民方?”
蘇云無語道:“這點小事用得著請示嗎?自然是兩手抓。
”
“陛下,這個設立學校的事,只怕……”
這次發表觀點的是周立庭,其實讓百姓讀書這件事之前蘇云就提過,不過那時候朝堂不問,世族肯定是反對的,不過現在皇權已經非常集中了,蘇云覺得是時候動手了。
“周愛卿,朕知道你想說什么,朕想讓你們知道,三年計劃乃國策,亦是朕最關心的事,所以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需要完成。
”
“你們,應該明白朕的意思吧?”
看來陛下是下了決心,即便世族反對也要硬鋼到底。
既然皇帝都兜底了,那他們自然沒什么好說的。
“陛下,學校之事,只怕資金消耗過于大了,即便掏空國庫也不行啊。
”
“學校可以京城周邊開始,逐步擴充到其他州郡,既然是三年計劃,就沒必要一下子完成,循序漸進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
“陛下,臣覺得這里可加一點。
”
“臣有一計。
”
“此策或有疏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