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天色漸漸暗了。
后廚逐漸飄來了肉香。
“真是奇妙。
林覺聽完了這個故事,卻還有另外要問的,
正好菜還沒有端上來,看著此時客棧中也沒有別的客人便又問道
”聽說此地的神仙奇事還不少,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個什么瑤華娘娘的洞府,不知可有此事
小師妹手肘杵著桌面,撐著下巴
狐貍也扭頭把伙計盯著,
”當然有這事了!道長莫看我們這地方偏僻,是個小地方,可這類事情還不少!那瑤華洞窟里住的就是正兒八經的神仙!
”怎么說呢
”近二十年來,外地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文人還有看稀奇的、不信邪的人,慕名來到咱們這里,去拜訪瑤華洞窟,無一不是驚嘆而歸,想必道長也是從這些人的口中聽說的吧
”差不多。
”道長若是想去查探,可不能心懷不敬,那是真神仙。伙計眉飛色舞,“若是道長有什么疑惑,想問的事,也可去詢問。
“如何問呢
“小的聽人說啊,只需準備一些香燭和祭品,還有紙筆
于正午或者午夜時分到那洞窟前。不過大家都是正午時分去。香燭點上,祭品擺好,在白紙上寫下自己要問的東西,無論是天下秘辛,隱晦之事,還是未來之事,心中之事,只要心誠,便有風將紙吹進洞里,自然有所解答
“小的也聽說過一些貴人,還未走到那里,瑤華娘娘就知道他來了,還未寫字,瑤華娘娘就知道他要問什么了
反正去了又得到瑤華娘娘回應的人都說,她答的問題十分準確。
伙計說的話和當初路邊茶攤遇見的那文人說的略有差異不過總體是一樣的。
林覺低頭看向自家狐貍。
狐貍便也歪頭,和他對視,眼中是清澈的疑惑,不知他看自己做什么。
林覺不禁思索了下
這洞窟內的這位,看著倒有些像是一個沒有乩身的乩仙
當然,沒有乩身就不能叫乩仙,準確說來是個擁有乩仙本領的精怪。
不過也可能真是瑤華娘娘,
沒去之前,說不準的。
正好去問問三師兄。
根據他對乩仙的了解,這類發生在身邊不遠的事,乩仙應該最清楚了,占卜推算也最準確。
”那地方如何去呢
”從北城門口出城,一路往北走,開始是一條官道,后面要走小路。雖然是小路,但有很多人走,據說路邊都掛了紅布,也好找。
多謝足下。
謝什么謝,能與道長交談,也是小人的福分,別的達官貴人和道長講話,還要出錢呢。
”哈哈。”
林覺剛想說自己不是算命的,和自己說話不用出錢,不過又想到這年頭的達官貴人確實喜歡與僧道交談,一來偷得浮生一點閑,二來官場之人十有八九心中總憋著一些事情,無人可說,或是又有一些話想找人商量、讓人解惑,也沒有信得過的人,便多找僧道這等方外之人。
交談之后,總是要給點銀錢,聊表心意,也是資助僧道的生活。
僧道一般是不會拒絕的。
于是林覺也只笑笑,沒有反駁。
伙計閑得無聊,又與他們說起他在這里聽說的別人去尋那位“瑤華娘娘”的事情。
比如有個城中富人,老來得子,幼子卻生了一場大病
焦急之下本想去問如何求醫,卻被“瑤華娘娘”告知幼子不是他的,而是管家的,管家家里不少人都有這個病知道怎么治療。
如今這事仍是城中笑談。
比如秦州有位官人,頹喪蹉跎,偶然來到這里,得“瑤華娘娘”指點,尋得明路,如今已然在京城身居高位,
比如城中有一樁奇案…。…
很多事情放在別處,都是一樁能傳得很廣的奇事,說不定會流傳個幾十上百年。有人記成書的話,也許干秋也不磨滅。
林覺傾聽而思索,許久才說
”實不相瞞,在下此前也曾聽過這位”瑤華娘娘”,她在徽州傳聞中是位很了不得的神仙,幾乎堪比五大帝君,那洞中的真是瑤華娘娘嗎
”都是大家喊的。
伙計說到這里,后廚已傳來喊聲,他立馬笑一聲,便往后廚走了。
兩道菜先后上來,
都不是小菜。
蒸盆子里面的肉類很雜,量也不少,豬肘、豬肉、雞肉蛋皮什么都有,加了木耳香蓸之類的菜,裝了滿滿大盆,又由大火蒸制而成,湯底都濃得有些發白了,一股肉香撲面而來,
葫蘆雞則是一整只雞,先煮再蒸后油炸,表皮焦黃酥脆里面鮮軟多汁,
還有一大桶用木桶裝來的飯,熱氣升騰。
隨便一道菜也是尋常人家難得吃得上的,尋常兩個人也是吃不完的。
好在二人其實有四張嘴。
林覺從書笈中取出兩個碗來,遞了一個給師妹,兩人各自放到身旁的板凳上,好給狐貍和彩貍添菜
隨即他給自家狐貍盛了半碗蒸盤子,多挑肉,又摸摸它的頭,叮囑它小心燙。
小師妹則是抓著葫蘆雞的腿,也不怕燙,用力一扯,因為表皮實在酥脆,竟扯出嗤啦的一聲,顯出里頭雪白的肉和汁水,她怕汁水滴了浪費,連忙快些將之放到彩貍的碗里,也學著師兄,叮囑它小心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