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武器究竟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究竟怎么用,都是需要戰(zhàn)爭去檢驗的,最終的結果,可能并不足以使所有人都滿意,甚至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滿意。
人類的歷史上,誕生過許多一廂情愿的武器。設計者希望這些武器可以在戰(zhàn)場上大發(fā)神威,可事實卻證明這些武器都是錯誤的,是不應該存在的。
還有一些武器,即便是大規(guī)模的存在并且使用過,其實也并不見得多優(yōu)秀,它們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直到最后有的都沒有糾正過來。
就比如說防空能力爛到了家的最帥戰(zhàn)列艦俾斯麥號,你要說造型那它絕對可以排進戰(zhàn)列艦里的前三,至于說技術水平嘛……大約是二戰(zhàn)時代最強的一戰(zhàn)戰(zhàn)列艦?
再說說美國將軍們拍板敲定的沒天靈蓋的坦克殲擊車,這玩意兒基本上和坦克差不多少,卻硬生生被單列出來,實戰(zhàn)中基本沒啥特別,基本上還是當坦克來用。
至于說寧愿給傘兵裝備能拆卸成兩截的栓動步槍,卻就是不愿意試試沖鋒槍的例子,比起大名鼎鼎的鼠式坦克和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來那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所以說,一款武器即便是經過了無數的測試,熬到了大規(guī)模列裝,也未必就會一點兒問題都不出。
因此多數情況下,軍隊自己,包括武器廠商都會派出人手,進行戰(zhàn)場調研,來論證自己采購或者生產的武器的有效性。
與此同時,他們也會根據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對武器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讓手里的武器更適合戰(zhàn)場。
注意,這些改進的主要目的是贏得戰(zhàn)爭,而不是減輕傷亡:他們要找到最經濟最合適的那個切入點,并不會偏向于某一種特性。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甩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軍隊會抱怨武器的性能太差,給他們造成了損失;武器生產商也會證明,他們的武器沒有任何問題。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我們的戰(zhàn)列艦有質量問題。現在情況還不明朗,將軍閣下。”希瑞克的顧問在角落里,對面前的地精將領搖頭道。
“蜃海一男雖然罪該萬死,但是他臨死之前發(fā)來的電文,確實說明了你們財團生產出來的戰(zhàn)艦主炮,在關鍵的時刻炸膛了!”那名蜃國將領陰沉著臉,壓低了聲音強調道。
“有可能是他在推卸責任,將軍閣下。”希瑞克的顧問推卸責任,把罪過都推給了罪該萬死的蜃海一男。
“你這是在狡辯!這不是合作的態(tài)度!先生!”蜃國的將軍再一次提高了一點點的音量,卻依舊在壓著自己的聲音。
希瑞克的顧問也知道他不能完全不認這種事情,語氣也軟了許多,低聲解釋道:“將軍閣下,即便是有一門火炮炸膛,那也是偶然現象,這不能說明,我們的武器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
反正這種事情已經沒有辦法繼續(xù)調查下去了,正在從各處返航的蜃國巡洋艦與驅逐艦上,也不可能有多少當時在場的人證。
事實上,唐軍在擊沉了四艘蜃國的戰(zhàn)列艦之后,還派出了巡洋艦進行了掃蕩,一直到夜幕降臨,這些負責殿后的巡洋艦才離開相關海域。
已經潰敗的蜃國艦隊也根本沒有心思去管那些落水的同胞,他們各自逃命,一路奔逃回到了蜃國的港口,連頭都沒敢回。
因為本來他們航速就比不過唐軍的戰(zhàn)艦,如果他們再拖拖拉拉的,估計也要被擊沉了。所以他們跑的非常徹底,把戰(zhàn)友賣了個干凈。
事后的俘虜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蜃國軍隊此戰(zhàn)被唐軍俘虜的總人數是172名,而蜃國方面統(tǒng)計的陣亡損失人數是6700多人。
沒錯,唐軍一共擊沉了蜃國軍隊4艘戰(zhàn)列艦,3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這些戰(zhàn)艦上的絕大多數士兵都隨船沉沒,棄船逃生的也大多數被凍死在了水溫較低的北部海域。
蜃國海軍這一次真的是傷筋動骨,他們最精銳的海上力量,差不多都損失在這場戰(zhàn)役之中了。
“我來的時候已經和總部那邊商量好了,可以無償賠付給貴國一艘巡洋艦,這已經是我們最大的讓步了。”似乎害怕蜃國方面不同意,希瑞克的代表慷慨的給出了補償的方案。
他說的確實沒什么問題,希瑞克只是有一門火炮炸膛了而已,賠償一艘造價更高的巡洋艦已經很有誠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