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花錢最少,效率最高的就是扶桑人了,這些人只有兩成到三成的工資,但人家卻能夠干一倍到兩倍的事兒,而且嘴里還沒有任何的怨,這些人只要是給大唐朝廷辦事,一個個的就都相當激動。
人家不是來要錢的,人家是來要那個積分的,按照大唐朝廷的規定,只要是積分滿了之后,你就可以享受二分之一個大唐人的身份了,當然這個機會非常的難,哪怕是你奮斗一輩子,那也只可能會積分到標準,但更大的可能是沒有到標準。
李象當初之所以制定這個計劃,就是想要激勵扶桑和高句麗的人奮斗,而且每年也會推出一兩個達到標準的,當做宣傳對象忽悠他們,但更多的乃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不過很顯然,李象的忽悠策略是很到位的,到目前為止,不管是扶桑人,還是高句麗人,他們的心里就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把自己的分數給加上去,只有把自己的分數給加上去,那么子孫后代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唐人,而不是所謂的殖民地人士。
這個名稱也是最近李象提出來的,雖然沒有明面上把所有的人分成三六九等,但是大家在心里也是有一個等級的,李象之所以沒有在明面上分出來,就是害怕各等級之間相互對抗,所以采取了更加隱晦的一種方式。
不過李象做事情和其他的封建王朝不一樣,其他的封建王朝給你分了等級之后,不允許你們擅自跳級,但是這對李象來說無所謂,他可以給你們安排一個上升的渠道,只不過非常艱難而已,艱難到什么程度呢?大約也就只有百分之零點一的成功率。
可即便是這樣,各殖民地的人也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有一個表面上的渠道,只要是好好的為大唐軍隊做事,為大唐朝廷晉中,為皇太孫殿下分憂,那么我們雖然有可能成不了一個大唐人,但我們的子孫后代是絕對可以的,人戰死的時候,那個積分會直接讓自己家里的一名男丁繼承,這也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在越南戰場上,不知道多少的扶桑人和高句麗人前仆后繼的奉獻自己的生命,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后代能夠成為一名大唐的老百姓,成為一名大唐的普通老百姓,不用在扶桑和高句麗那里使勁的干活,一輩子都沒有出頭之日。
說完了這邊的事情之后,李象忽然想起了西域那邊的事兒,要知道在這邊也打了小半年的仗了,西域那邊也應該會有一些新的情況發生,阿拉伯帝國派出了那么多的軍隊,沒有和我們打仗,不知道他們在西方的戰爭進行到什么層次了。
李象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畢竟西域和我們距離太遠了,將近兩個月才有一次送消息的過來,兩個月之前的消息在那里擺著呢,整個西域都在緩慢的恢復,至于阿拉伯帝國那邊的情況,因為情報人員過去的時間不太長,所以也沒探聽到多少有用的玩意兒……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