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其海運對于日本來說就像生命線一樣重要。而現在,在生化危機爆發后,這是又一次的大封鎖行動,而且比二戰中更為嚴密?,F在的美國已經顧不上應對**的亞洲擴張帶來的威脅了,美國海軍派遣了第七艦隊的全部和第三艦隊的一部在日本周邊嚴密布防,防止任何人離開日本,亞洲各國海軍一面嚴查自己的海岸線安全,一面派出艦隊配合美軍,甚至是日本自己的海自,也都參加了對日本的封鎖行動。所有的港口都有美軍進駐,嚴密監視,禁止任何船只離開。
空中交通也被封鎖,所有的民用機場都被美軍控制,只有經過美軍批準的外交專用飛機和美軍自己的軍用飛機才可以起飛和降落。
日本政府已經緊急轉移到自己海自的兩棲攻擊艦“出云”號上進行遙控操縱。而日本那些有名的科學家和學者教授也被美國政府進行“優先”t病毒測試后帶往美國“暫時居住”。甚至連很多博物館的國寶和藏品也都被以“保護”的名義由美軍部隊負責裝箱,運往美國各博物館“展覽”。現在的日本已經從美國的“間接管理”變成了“直接管理”,日本政府最后的一絲遮羞布被美國人徹底撕下,然而此時的日本人,連屈辱都已經無法感受到。
整個日本已經被徹底封鎖。同時由于t病毒的排查工作十分耗時耗力,加上除了大城市外,其他地區的控制力很低,美國政府針對這種全島的封鎖制定了一年的計劃,以確保島上的病毒不會再次爆發。
如果說美軍一開始的行動非常成功,有效的阻止了病毒的爆發,贏得了日本人的一致好評的話。那么就和伊拉克戰爭一樣,后來的長期控制就逐漸形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由于被封鎖,日本列島上1.25億日本人的各種供應就都要靠自己的儲備和美軍開始提供。最初的供應還比較充足,但是隨著日本政府的遷移,對國內的控制力開始下降,補給發放等各種環節就開始有怠工,**等等事件頻發。而美國的供應由于政府耗資巨大,轉而外包給各路承包商來進行,這些承包商受到利益驅使,也逐漸開始缺斤短兩和**叢生,一場人道主義災難已經呼之欲出。
日本東京灣美軍控制東京一周后
昔日繁忙的東京灣此刻已經異常蕭條,無論是貨輪還是客輪都被封鎖在港內禁止出入,海面上漂泊著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4條驅逐艦和十幾條快艇,在東京灣執行封鎖任務,沒人敢挑戰美軍的看守是否敢開火。
緊挨著東京灣的東京區依然籠罩在一片恐慌中——即使已經封鎖了1周,但是美軍卻依然在東京那號稱“東京地下迷宮”的地鐵中擊斃了數名已經病發的感染者,估計是躲藏在這里的流浪漢或者非法移民。這讓這場封鎖依然必須繼續進行下去。每家每戶得到的物資也開始減少,人們的感覺也由最初欣喜的獲救變成現在對前景的渺茫。
東京是國際化大都市,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以及旅游的各國人不計其數,現在,他們也都被困在了這里,禁止外出,禁止回家,就連美國人也不例外——美國政府也不感冒著自己被感染的危險把人帶回去。
大批各國的游客和僑民被困在此地。理論上,他們只有在接受完t病毒檢查后,才被允許返回各國大使館,再由大使館安排專機回國。然而t病毒檢測昂貴的費用和消耗的時間決定了大多數人都只能在原地等待,除了那些有錢和有權的人能夠通過各種關系和手段排隊加塞提前檢查后乘坐外交包機提前離開之外。剩下的人即使是他們自己的國家都不希望他們回來,避免將生化病毒從日本帶回本國。讓在這里的每一個外國人頓時都有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當然,一個國家除外。
這一天的東京灣,除了繼續飄揚在這里表明這還不是美國正式領土的太陽旗和軍艦上的星條旗外,又多了另外一種顏色——紅色。鮮艷的五星紅旗也在東京灣上空飄揚,覆蓋了東京的街頭。
以一條綜合補給艦,一條醫療船和兩艘驅逐艦組成的**海軍第一批撤僑編隊突破美國海軍的封鎖,駛入了東京灣,停泊在港口。**海軍陸戰隊員們立即下船,建立檢查站,準備迎接登船。
東京市內,除了依然在四處站崗的美軍和日本陸自外,又多了一只身穿數碼迷彩的**武警部隊,荷槍實彈的護送著拖家帶口扶老攜幼的**僑民撤離。這些僑民有條不紊的排著隊,每人手上都拿上了一面小國旗,一邊揮舞一邊跟在領頭的武警戰士揮舞的較大的五星紅旗之后前進,臉上布滿了幸福和感激的笑容。一些身穿西服的干部模樣的人沿途站在高處,拿著大喇叭指揮,防止有人掉隊,一邊號召大家幫助那些老年人和婦孺,一邊高聲喊道:
“同胞們,跟著五星紅旗走,祖國是不會拋棄你們的!”
聽到這樣的聲音,所有人的內心都是暖洋洋的,許多人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這些隊伍也各有特色,他們中有留學生,務工人員,游客,僑胞等每一種身份的人都分別組成了自己的隊伍,整齊有序的跟著各自的領隊,排著整齊的隊伍前進,給11月的東京帶來一道特有的風景線。
實際上,不只是告示板,他們最早還企圖沖到撤離的隊伍里口頭宣傳,去誘騙一些華僑留下,就像他們當年在印尼做的一樣。只是在差點被這些正在撤離的憤怒華僑當場打死后,立即倉惶的躲在一處美軍崗哨后,鼻青臉腫的豎起這些牌子,繼續惡心那些撤離的華僑——如果不是美軍在前面罩著,沒準那些華僑真的會不顧周圍武警部隊的阻攔,過去把他們徹底揍死。
只是和這些煞風景的人不同,四周酒店和建筑里的日本人和各國人士都在懷著羨慕妒忌恨的眼神,看著這些**人的離去。很多其他國家的亞洲人還想方設法的混入撤走的僑民隊伍,希望起碼能暫時離開這個最危險的區域,只是在僑民隊伍的外圍,那些荷槍實彈的美軍不會給這些人任何機會,在黑洞洞的槍口下,這些渾水摸魚的人只好返回。而更多的人則只能心情惆悵的看著這一景象,想到自己何時能夠回歸家還遙遙無期,情緒更加低落,哪怕是美國人也不例外。
東京灣港口**海軍黃巖島號醫療船
登船口的檢查已經開始,每人上船前都要先檢查體溫。同時對于護照丟失,以及日籍配偶等各種情況的人做一下登記。還有一小部分應其要求,協助撤出的巴基斯坦人等等。隊伍有條不紊的前進著。
一隊隊僑民已經登上了這條排水量15000噸級的醫療船,很多僑民甚至在上船的瞬間俯下身子,去親吻甲板,淚流滿面的說道:“回國了!”接著,他們被分批帶到餐廳吃飯,之后分配回各自的艙室。
在回國的途中,他們都被禁止離開這些艙室,這些艙室都有獨立的供水和衛生系統,走廊上也安裝了無數的監控系統。而且每隔幾間就設立了一個分段,各分段處于用金屬門封閉的封鎖狀態,由總控室進行控制,各分段彼此之間只能通過電話聯系。同時,在這些僑民中選了一批年輕力壯的負責輪流看守聯絡的電話,每隔半小時要向上匯報一次,以確定這里是否安好和匯報是否有人出現發燒發熱等特殊狀態。幾只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的特種小隊隨時待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雖然這種待遇有點像坐牢,但是特殊時期特殊手段,這點這些剛從美軍封鎖下逃出來的人們還是很清楚的,也沒有什么怨,反倒是也感受到了一些安全。實際上,這些安全措施也是分級的,從武力**到徹底封閉艙門,最高級就是那兩條驅逐艦奉命會在徹底失控的情況下用反艦導彈摧毀黃巖島號,不過這就沒必要讓那些撤離的僑民知道了……
隨著4條滿載的軍艦搭載著上萬名同胞啟航,返回**,還停留在港口的僑民們紛紛沖著那些軍艦揮手致意,然后分別返回在港口為他們準備的房間內進行休息——他們并不擔心,因為**駐日大使親自現身說法,表示**第二批撤僑艦隊正在路上,而且規模比第一批還大,直到在日本的華人都能撤走,否則,決不收兵。
有了這些保證后,華僑們才能睡個好。當然,這里的防護措施也是很到位的,**海軍陸戰隊24小時巡邏,排查各種情況。僑民之間還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各種“基層**”隨時關注所有人的健康問題,一旦有人發燒發熱,立即報告進行隔離。在他們外圍,那些神經緊張的美軍甚至把坦克都開來確保萬無一失。
整個日本,各個較大港口都已經開通了這種“華人撤離通道”,方便全日本總計近65萬的華人都能撤離,這又是一場敦格爾克式的撤離行動,**海軍三大艦隊傾巢而出,連海警也出動他們的船來協助。
在已經開出的4條軍艦上,那些僑民也都被按照自己的種類分開,留學生,商務出差人員,游客,本地僑民等等。當然,這里特地分類出的本地僑民是一群最為特殊的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徹底定居日本的**人,大部分甚至沒有**國籍,在分類上只能算是外籍華人。而他們很多都是娶了或者是嫁了日本人,有了一個混血兒的孩子,現在,他們甚至帶著自己的日本配偶,配偶的家屬和孩子一起上了**軍艦。和上述那些親戚家人和產業依然在國內的人不同,他們大部分在國內都已經沒有了任何根基,自己的財產和生活都在日本,有的甚至已經是在日本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華人,漢語講的都沒有日語好。由于撤的著急,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轉移自己的財產,一旦回到祖國,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盡管**政府的傳統是會為這些人建立一些“華僑村”之類的定居點,但是肯定沒有他們在日本那么好,畢竟讓他們在北上廣深之類大城市定居的成本過高,對于也因為生化危機而導致出口損失慘重同時還要肩負桃源星開發的**政府來說,現在也要控制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