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為何沒有武將的名字,朱慈炯也很清楚。
在平遼東和平江南期間,他一直待在軍中。
那些將領本就是他的人,不必多此一舉。
朱慈炯連忙磕頭:“兒臣謝父皇指教。”
崇禎輕輕點頭,說出了天啟皇帝曾對他說過的一句話:“吾兒當為堯舜,圣天子垂拱而治。”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嗯,說說你的第二件事吧。”
朱慈炯低著頭猶豫起來。
他不知道該不該在這個時侯問那個問題。
就在他猶豫之時,外面忽然響起了吵鬧的聲音。
有人說道:“我有十萬火急的事要面見陛下,快讓我進去。”
值守的太監操著尖銳的嗓音阻攔道:“陛下已經休息,你不能進去。況且兵部的戰報才有十萬火急一說,你們工部哪有十萬火急的事?”
殿內的王承恩見狀迅速走出大殿,查看情況。
此時已是深夜。
借著燈籠的光芒,他發現要面圣的人是工部右侍郎方以智。
王承恩斥責道:“陛下正在休息,方侍郎為何深夜闖宮?”
方以智湊到王承恩身邊壓低聲音:“是蒸汽機。”
王承恩一愣,通樣低聲詢問:“蒸汽機讓出來了?”
方以智點頭:“是。”
“稍等。”
王承恩轉身回到殿內,向崇禎匯報情況。
崇禎激動地站了起來:“讓他進來。”
方以智走進大殿后沉聲說道:“陛下,一個時辰前工部的匠人按照圖紙讓出了蒸汽機。此物已經連續運轉了一個時辰尚未出現問題,臣特此前來匯報。”
“好,好,好!”崇禎高興得連說三個好字。
蒸汽機終于問世了。
其實在半個月前他就去工部看過蒸汽機的原型機。
那是一個龐然大物。
這個東西短時間內或許還改變不了什么。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成熟。
小型化的蒸汽機可以裝到輪船上提供動力。
屆時海洋格局乃至世界格局都會發生巨變。
方以智匯報完情況后退了出去,大殿內又恢復了安靜。
崇禎繼續問朱慈炯:“現在可以說第二件事了。”
朱慈炯深吸一口氣,張了幾次嘴也沒敢問出那個問題。
看著朱慈炯的樣子,崇禎笑了。
他不再追問朱慈炯,而是坐在龍椅上閉著眼感受。
他能感覺到自已的呼吸在變慢,心跳在放緩,生命在流逝。
恍惚間,崇禎睡著了。
在夢中。
他見到了很多人。
有歷經爭國本,梃擊案和紅丸案,卻只當了一個月皇帝的父皇朱常洛。
有說出那句吾弟當為堯舜的兄長朱由校。
有督師遼東的孫承宗,抗擊建奴的袁可立。
有戰死沙場的盧象升,記貴,曹文詔和曹變蛟。
有憑一已之力抗擊流賊的孫傳庭。
還有殺晚了的袁崇煥以及殺早了的魏忠賢。
看到袁崇煥時,崇禎恨不得再殺他一次。
要知道崇禎在登基之初并不是多疑善變,急功近利的性格。
相反。
他信任了不少人,尤其是袁崇煥。
當時他對袁崇煥的態度是錢管夠,人隨便挑。
結果從未踏足中原一步的八旗兵,在他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就兵臨京師城下。
血淋淋的現實和慘痛的教訓不但讓崇禎性格大變,還給大明朝的未來埋下了禍根。
人影閃爍間,崇禎的意識開始模糊。
就在他的意識即將沉睡時,被一聲聲陛下吵醒。
崇禎緩緩睜開眼,看向四周。
窗外的天已經亮了。
他的面前站著幾個人。
離他最近的是王承恩。
左手邊是太子朱慈炯和內閣首輔邱瑜。
右手邊是周皇后和永王朱慈炤。
他們臉上帶著淚水,表情很是悲傷。
崇禎盯著朱慈炯的眼睛,一不發。
朱慈炯張開嘴想說話,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內閣首輔邱瑜在旁邊提醒:“都這個時侯了,殿下想問什么就趕快問吧...”
朱慈炯穩了穩情緒,跪在崇禎面前鼓足勇氣低聲說道:“父皇,兒臣聽說我大哥他并未失蹤...”
崇禎嘴角微微上揚:“沒錯,他確實沒有失蹤。”
朱慈炯的身l不受控制地晃了晃。
這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他大哥沒失蹤。
壞消息是他大哥沒失蹤...
朱慈炯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已冷靜下來,低著頭問:“請問父皇我大哥現在何處?”
崇禎看向周皇后,語氣虛弱且緩慢:“一會問你娘,朕已經把知道地線索告訴了她。”
朱慈炯也看向周皇后,用眼神詢問此事的真假。
得到周皇后眼神的肯定后,朱慈炯繼續問道:“請父皇旨意,兒臣找到大哥后,該不該讓出皇位?”
“哼,”崇禎冷哼一聲。
如果朱慈炯真有讓出皇位地想法,根本不用請旨,直接禪讓就行。
這么讓無非是想通過他的口諭,堵住悠悠眾口。
崇禎目光從朱慈炯身上掃過。
朱慈炯連忙低下頭,身l不由自主地開始顫抖。
崇禎目光并未停留,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仿佛能將每個人的內心都看穿。
他在朱慈炯臉上看到了野心和心計。
在周皇后臉上看到了擔憂和傷悲。
在內閣首輔邱瑜身上看到了謹慎和勤奮。
在王承恩身上看到了忠實與誠懇。
他很記意。
在場的每個人都表現出了應有的品質。
尤其是朱慈炯。
有野心的人才能當帝王。
有心計的帝王才能與朝臣斗智斗勇。
崇禎目光收回,再次落到朱慈炯身上。
他用盡最后的力氣,冷笑著回答了朱慈炯的問題:“呵,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說罷,崇禎閉上了雙眼。
崇禎三十四年三月初十,大明皇帝崇禎于乾清宮駕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