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角落的老槐樹上的小鳥已經開始歌唱,嘰嘰喳喳叫著。
她坐在小石凳上,讀課文念英語,慢慢從一開始的磕磕巴巴變得流暢起來。
時隔十幾年,前幾天上課的時候沒怎么能跟上老師的節奏,隨著她卯足勁兒復習,記憶里的知識點慢慢一點點重現腦海,這兩天總算順手一些。
早讀后,粥也煮好了。
早餐一碗白粥,一個雞蛋加一小碟蘿卜干,清爽又營養。
自小在南方長大的肖穎喜歡熬稀飯或白粥,因為吃米粥能養胃,吃著也舒服。
眼看快七點了,她收拾了餐具,背著書包匆匆出門。
老城區的人多半早起,路上街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肖穎就讀的信息學院是中等學校,惠城前年開辦的重點中等院校,創立的專業也非常新穎,比如她現在所讀的“通訊”專業。
學校的宿舍大樓只有一棟,另一棟正在施工中,目前不夠住。
校方想辦法租下學校附近的一些民宅,暫時讓學生們住著。民宅里頭還有其他住戶,學生人數多,進進出出很不方便。
肖穎的爸媽覺得不怎么安全,故此讓她寄宿在姑姑家,畢竟是自家人的地方,終究比較妥當些。
不住校的話,每天上下學很費時間,還得自己承擔車費。
幸好惠城兩年前已經開始有公交車,盡管只有三條路線。
其中一條繞過新城區,碰巧經過校門口,另一條的終點站則在學院大門口的馬路對面,所以坐公共汽車上下學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