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夾了一塊肉放在張月碗中,笑道:“嘗嘗!”
??張月點點頭,咬下一小塊放在嘴里咀嚼起來。
??“好吃,真的很好吃!”
??張月欣喜不已,立馬問道:“吳公子,你能不能把做法教給我,以后我也做給父親嘗嘗!”
??“成!”朱雄英一口答應下來。
??張度卻擔心的斥責道:“小月,不得無禮!”
??張月低著頭,掩嘴一笑,又給朱雄英夾了一塊。
??這一刻,朱雄英發(fā)現(xiàn),張月的手背上有很多細微的傷口,手指的關節(jié)之間也有一些凍傷的口子,這是經常干活造成的。
??一雙手雖然白皙,但那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保護,而是經常泡在水里泡的發(fā)白。
??誰能想到,堂堂中都正六品縣令家的獨女,每天干著粗活,而且家里一個仆人都沒有。免費小說無廣告、更新最快。下載:免費小說
??朱雄英感慨不已,洪武年間官員的俸祿確實低,低到只夠解決溫飽,就連吃頓肉都成了一種奢侈。
??這個事,朱雄英也給老爺子提過,但老爺子卻不以為然,當時就罵罵咧咧的說道:“他娘的,能吃飽就不錯了,多少百姓還餓著呢,要想當咱洪武朝的官,就必須頓頓窩頭!”
??朱雄英知道,老爺子從骨子里恨當官的是一方面,就算老爺子想漲俸祿也漲不了,因為窮,國庫沒錢,不是借口,國庫確實沒錢了,不然也看不上花船那些小錢。
??“張縣令是舉薦入仕,還是恩科出身?”朱雄英問道。
??張度當著女兒的面不好說出朱雄英的身份,只得回答道:“下官是洪武十七年的三甲進士!”
??“呀……厲害啊!”
??朱雄英贊揚道:“怪不得能當這中都的縣令,別的縣令都是正七品,你這中都的縣令可是正六品!”
??洪武十七年的科舉是洪武年間含金量最高的一次科舉,出現(xiàn)了黃子澄,練子寧等學子,還有那個走了狗屎運的丁顯。
??張度能在洪武十七年的科舉考進殿試,由此可見,憑借的是真才實學。
??張月吃的很快,吃完便告辭回到廚房打掃收拾去了。
??張月走后,院子里只剩下二人,說起話來方便多了,朱雄英問道:“張縣令,鳳陽百姓過的如何,可有飯吃,災荒之年時還會不會餓死人?”
??說完,又鄭重的補充一句:“給本王說說當?shù)氐那闆r,本王想聽些真話,你別搞報喜不報憂那一套!”
??“回殿下!”
??張度緩緩說道:“大明開國之初,本縣頗為窮苦,多數(shù)百姓外出逃難,幸皇恩浩蕩,自建中都以來……”
??“直接說事!”
??朱雄英不耐煩的說道:“別說這些沒用的屁話!”
??無論是朝廷京官還是地方官,總喜歡在說話之前吹捧一下當今圣上,就是不知道他砍你們頭的時候,你們是不是還覺得他人不錯。
??張度再度說道:“相比其他府縣,鳳陽縣的百姓過的還算不錯,遇到饑荒之年,臣要說餓不死一個人,那一定是哄騙殿下,但比偽元至正年間要強上百倍……”
??“百姓可有地種?”朱雄英又問道。
??“百姓皆有地種,只是……”張度話鋒一轉,繼續(xù)說道:“只是種的都是下等劣田!”
??果然,朱雄英聽到此話整個人的神情迅速冷了下來,夾在筷子上的肉也放了回去,把筷子放在碗上,冷聲道:“怎么回事,詳細說說!”
??張度沉聲道:“殿下,自鳳陽立為中都后,許多上等田都被圣上賞賜給了鳳陽籍的開國功臣及后人,還有致仕的官員,鳳陽在偽元時期久經戰(zhàn)亂,田畝荒廢多年,自大明開國后逐漸恢復元氣,農田復耕大半,但動輒上千畝的賞賜,好的農田早已所剩無幾!”
??這話倒是沒多大問題,朱元璋當年起兵淮西,麾下的將領和士兵多數(shù)都是家鄉(xiāng)人,鳳陽籍的更是占了大半,如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鄧愈、李文忠、馮勝,湯和,張龍,胡大海,曹良臣,耿再成,鄭遇春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您覺得本站還好,,請下載免費小。
??雖然有些人后來病逝或戰(zhàn)死,甚至都沒熬到大明開國,但朱元璋卻一點沒虧待,將他們的功勞全部賞賜給他們的后人,一來二去的賞賜,這鳳陽自然沒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