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2章
昏招迭出(上)
一連數日,李炳乾的右眼皮跳個不停。
民間有個說法,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孫子的事,讓他坐臥不安。
侯凌峰找遍全城,別說陳家人,就是許珂寧都不見蹤影。
一種不祥預感,在李炳乾內心油然而生。
秘書知道老板心情不佳,投其所好,請來清綿寺得道高僧,為李炳乾排解憂愁。
人一旦有錢或者有勢,對這種事一般都很重視。
很簡單,在有錢有勢人的認知里,怎樣保住現有財富,不被別有用心之人惦記走,就成為他們的頭等大事。
而所謂高人,則利用他們的致命弱點,大做文章。
當然,不妨也有個別高人,比如厲元朗熟識的智乾大師。
可這種人畢竟屬于少數。
清綿寺的這位高僧,在觀看完李炳乾的面相后,又批了八字,最后送給李炳乾四個字:有舍有得。
這讓李炳乾瞬間感悟,“大師,莫非您是讓我舍棄我的孫子?”
大師微微一笑,道了聲:“阿彌陀佛,出家人講究以善為先,凡事都要有善的一面。”
“您孫子做出草菅人命之事,必遭懲罰。遭受牢獄之苦,減輕他罪孽深重,以便將來才會避免更大禍端。”
李炳乾甚為不解,“他沒有鬧出人命,對方還好端端活著呢。”
“不。”大師將頭搖成撥浪鼓,解釋道:“尚未出生的嬰兒胎死腹中,那也是一條鮮活生命。”
“一個人要想投胎,必將經受很大磨難,方能成功轉世。可您的孫兒,剝奪了別人投胎機會。這股怨氣,早晚要發泄在您孫兒身上。”
“而監獄乃是陰氣最重之地。陰氣中夾雜著孽氣和負面情緒,怨氣在這種地方難以生存。”
“您孫兒待在這里,陰氣壓過怨氣,自然不存在報復的可能性。”
“您只有改變孫兒現有的生活環境,舍棄錦衣玉食,讓他吃點苦頭,才能抵消他所犯下的罪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救贖。”大師的話語,如同晨鐘暮鼓,在李炳乾心頭敲響。
李炳乾聽后,沉默良久。他深知,大師的話雖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舍棄,不僅僅是為了救贖孫子,更是為了家族的未來和自身的良心安寧。
他緩緩站起身,對著大師深深鞠了一躬,感激道:“多謝大師指點迷津,我明白了該怎么做。”
大師雙手合十,回禮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愿施主能夠早日放下執念,獲得內心的解脫。”
李炳乾轉身離開清綿寺,內心深處卻無比地掙扎和糾結。
李晟是他最器重的孫子,更是李家未來的希望。
要是真按照大師所,親手把孫子拱手交出去,那樣一來,李晟這輩子可就徹底交代了。
不行,還得保全孫子。
豁出他這條老命,也不能讓孫子有事。
于是,李炳乾一回到家,立刻召集全家人商量對策。
同時,他還加大對孔德貴的威脅。
要求他務必找到許珂寧,以曾經家人身份,威逼利誘,交出她的閨蜜。
并且許以更大的誘餌,爭取對方同意私下和解。
可就在這個節骨兒眼上,突然傳出五人小組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孔若啟依舊擔任金德市副市長,但要卸任宏枝縣委書記。
由王叢接任該職,并任金德市委常委。
不管咋說,孔若啟保留住副市長一職,這對于孔家父子來說,是莫大驚喜了。
誰都清楚,五人小組決定的意見,拿到常委會上討論,基本上板上釘釘。
而且,這個決定,就是厲元朗轉變態度的一個縮影。
沒對孔若啟趕盡殺絕,給他留了一線生機。
估摸這么做,能夠確保王叢順利晉升。
至于解析不雅視頻,孔德貴根本不關心。
兒子的危機已解除,李家面臨的困境,孔德貴就沒那么上心了。
再說,許珂寧只是他不能生育的前兒媳,她的好與壞,和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
他可不想讓兒子再和許珂寧糾纏。
于是,嘴上答應好好的,實際行動一點沒做。
氣得李炳乾背后里沒少罵孔德貴是個老狐貍。
另外,家庭會議也開得一塌糊涂。
兒女們對于李炳乾想要挑戰厲元朗,一點信心沒有。
厲元朗是省委書記,又是上面欽點來南州主持工作的人。
背后沒有力量支持,顯然不成立。